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5年第39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高热值、中热值煤种价格分别上涨18元/吨、12元/吨。曹妃甸指数涨幅前高后低。CECI进口指数除超低热值煤种外均上涨。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2期处于扩张区间;分项指数中,所有分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除库存分指数环比上升外,其他分指数均环比下降。
一、市场情况综述
燃煤电厂生产方面,本周,气温季节性走低,虽北方部分地区陆续开启集中供暖,但随着南方地区降温,电厂日耗整体环比明显回落,其中海路运输电厂日耗环比下降近20%。电厂库存可用天数26.5天,较10月16日减少0.1天,低于上年同期2天。根据中电联电力行业燃料统计数据,本周(10月17日至10月23日,下同),纳入统计的燃煤发电企业日均发电量环比(10月10日至10月16日,下同)减少9.6%,主要下降区域为华东(-19.9%)、华中(-18.1%)、南方(-13.2%),同比增长3.7%;日均耗煤量环比减少6.3%,同比增加2.4%。其中海路运输电厂日均发电量环比减少19.2%,同比增长3.4%。电厂库存量环比小幅上涨,截至10月23日电厂存煤11831万吨,较10月16日增长60万吨;电厂库存可用天数26.5天,较10月16日减少0.1天。

图1 燃煤电厂周均发电量走势图

图2 燃煤电厂电煤库存走势图
国内煤炭主产地方面,本周主产地煤炭市场整体呈现“强势上涨后逐步趋稳”的特征,主产地市场情绪经历转变,前期普遍上涨,后期区域性和煤质性分化加剧。周初,在冬季储煤需求提前、贸易商采购积极以及大型煤企上调外购价格等多因素带动下,产地价格普遍上调5-20元/吨,价格坚挺。至周中后期,价格快速冲高后,下游采购心态转向谨慎,除供应偏紧的晋北地区仍有小幅上涨外,陕蒙地区煤价多以稳为主,个别坑口价格小幅回调。
港口市场方面,本周港口市场呈现“成本支撑强劲,成交渐趋清淡”的特征。一方面,港口库存整体处于低位,加之发运到港成本高企,贸易商挺价意愿强烈,报价保持高位坚挺,特别是冬季用煤旺季预期下,5500大卡等高热值煤种价格支撑更明显。另一方面,随着冷空气南下,南方“秋老虎”天气结束,沿海电厂电煤日耗有所回落。持续上涨的煤价和运价推高了终端采购成本,导致电厂对市场煤的接受度下降,采购节奏明显放缓,市场实际成交较为冷清。
进口煤市场,本周进口煤市场整体呈现“价格优势扩大,采购积极性提升”特征。随着国内煤价连续上涨,进口煤对国内市场的补充作用增强,外矿在需求向好的预期下报价坚挺。进口高卡动力煤(Q5500)市场由于价格优势不显著,市场成交量环比虽有所增加,但仍以刚需及调整库存结构为主。
整体来看,本周动力煤市场在供应约束和需求预期增强的共同推动下,价格延续上涨,随着日耗回落价格失去支撑,价格涨幅逐步趋稳。
二、CECI指数分析
CECI沿海指数5500千卡/千克、5000千卡/千克现货成交价较上期上涨18元/吨、12元/吨。从样本情况看,5500千卡/千克、5000千卡/千克规格品现货成交价样本价格区间分别为725-772元/吨、634-650元/吨,价格区间明显扩大。从样本热值分布看,5500千卡/千克、5000千卡/千克、4500千卡/千克样本在总量中占比分别为14.2%、59.3%、26.5%。

图3 CECI沿海指数综合价走势图
CECI曹妃甸指数5500千卡/千克、5000千卡/千克和4500千卡/千克平均价格分别为754.2元/吨、663.8元/吨和545.5元/吨,分别比上期平均价格上涨38.4元/吨、39.5元/吨和32.1元/吨。从样本情况看,本期曹妃甸指数日均现货交易数量较上期小幅减少,其中5500千卡/千克、5000千卡/千克样本数量基本持平,4500千卡/千克样本数量略有减少。

图4 CECI曹妃甸指数走势图
CECI进口指数到岸标煤单价884元/吨,较上期上涨43元/吨,环比涨幅5.1%。本期各煤种现货价格除太仓港(灵便型)3200千卡/千克价格下降2元/吨外,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太仓港(灵便型)5500千卡/千克价格环比上涨46元/吨,广州港(巴拿马型)5500千卡/千克价格环比上涨32元/吨。本周,进口煤市场同步国内煤市场,出现了“产地-港口-进口”的联动上涨。从实际成交情况来看,市场总体成交量环比下降,但仍处于周度平均采购量之上,表明在进口煤优势持续放大的前提下,终端对于进口煤采购需求持续高位。从实际成交的结构来看,3800千卡/千克及以下的中低卡煤占比明显下降,主要因为海运费上涨后性价比降低。同时,为确保冬储库存充足,部分终端用户对价格的接受度有所提高,更优先考虑锁定高效能煤种货源。
表1 CECI进口指数

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2期处于扩张区间。其中,供给分指数连续3期处于扩张区间,表明电煤供给量继续增加,增幅有所收窄。需求分指数连续3期处于扩张区间,表明电煤需求量继续增加,增幅有所收窄。库存分指数连续4期处于扩张区间,表明电煤库存量继续增加,增幅有所扩大。价格分指数连续2期处于扩张区间,表明电煤价格继续增加,增幅有所收窄。航运分指数连续2期处于扩张区间,表明电煤航运价格继续增加,增幅有所收窄。
表2 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

三、相关信息及建议
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10月13日-10月19日,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8032.4万吨,环比增长2.33%;全国高速公路累计货车通行5811.8万辆,环比增长24.72%。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其中,第一、二、三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3%、增长5.7%、增长6.3%、下降2.6%。1-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7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1亿吨,同比下降1.8%,日均产量1372万吨;1-9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35.7亿吨,同比增长2.0%。
中央气象台预计,10月24日-11月2日,西南地区、西藏东部和南部、江南、华南中南部累计降水量10-30毫米,其中四川南部、西藏东南部、云南北部、贵州西北部及重庆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50-80毫米;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8成,部分地区偏多1倍以上。
根据中电联电力行业燃料统计,截至10月23日,纳入统计的发电集团燃煤电厂本月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8%,本年累计发电量同比下降3.5%。燃煤电厂耗煤量本月累计同比增长5.5%,本年累计同比下降4.3%。燃煤电厂煤炭库存低于去年同期547万吨,库存可用天数低于上年同期2天。
本周,火电企业耗煤量呈“北增南减”状态,整体耗量环比下降。煤炭价格在周初延续涨势后趋于滞涨企稳。供应方面,尽管部分短期制约生产的因素消退,但受常态化安检及月度生产任务影响,煤矿整体供应能力仍延续偏低水平;大秦线秋季集中检修已于10月25日结束,北方港口库存有望进一步提升。需求方面,北方供热面积陆续扩大,但非电行业需求季节性减弱,加之10月25日中美两国经贸团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始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抢出口”相对降温,同时电厂库存相对安全,预计实际需求增长有限。综合判断,煤价阶段性上涨已见顶,坑口及低质煤价格已出现松动,市场采购情绪降温,贸易商出货意愿普遍增强。但考虑到供暖季及订货季来临,叠加运输成本上浮也对煤价构成支撑。市场多空因素交织,预计短期将延续震荡态势,且港口波动幅度低于坑口,优质煤波动幅度低于低质煤。建议一是继续做好中长期合同履约,保持适量刚需现货采购。二是密切关注天气及“冬储”需求释放情况、日耗及电厂库存情况,保持库存平稳、结构合理,供暖电厂更应保持安全库存。三是重点关注中美经贸磋商动向。四是提前研判,做好对接,做好明年中长期合同签订相关准备工作。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6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