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账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 快讯 > 项目建设> 正文

海西电厂烟囱钢内筒顺利吊装完成

2015-06-09来源:中国火力发电网 点击:75次

    

    6月5日18时18分,徽电建一公司海西项目210米烟囱钢内筒在短短30天完成了最后的提升行程,标志着烟囱钢内筒吊装顺利到顶。

    烟囱钢内筒提升作为烟囱施工中的重大危险作业项目,为确保施工安全性,专业、项目部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图纸会审,保证不遗漏任何细节。经过反复的梳理和借鉴,决定采用在烟囱185米悬挂平台设置4台荷载200吨的液压提升机,配合钢绞线进行钢内筒提升。为保证钢内筒提升安全性,反复对钢内筒自重进行核算,发现烟囱185米悬挂钢梁的设计荷载小于烟囱钢内筒自重,无法满足钢内筒提升条件,并及时向设计院反映修改钢梁设计以保证钢内筒吊装。但对于设计“钢梁荷载满足最终内筒荷载要求,不予修改”的答复,面临不得不更改吊装方案或者重新对悬挂钢梁设计核算两种解决办法。通过比较,采用最经济快捷的方法,设计院对钢梁重新进行设计,并让业主、监理确认,保证烟囱钢内筒吊装的安全性。   

    对于如此重大的施工方案,项目部上下密切关注,专业公司调配“起重专家”对钢内筒吊装的施工实时监控。项目总工胡兵亲自蹲点烟囱施工现场,负责把控人、机、材的合理调配;专业科制定夜班值班表,保证烟囱内筒24小时连续作业过程中,管理人员旁站,并组织职能管理部门定期对起重工器具进行检查。“烟囱施工不得出一点差错”的安全意识铭记在每个人的心中。鉴于烟囱24小时的连续作业,质量把控尤为重要,尤其夜间施工过程中,焊缝的验收很容易被忽视。为此,专业与金属实验室密切配合,24小时时刻待命做好检测准备。  “海西精神”缔造“海西奇迹”  

    “激情、坚韧、进取”的“海西精神”是对烟囱青年突击队的最好诠释。面对如此紧张的工期,项目部和专业顶住多重压力,积极调配人员分两班24小时连续作业。对于外界来说两个半月完成烟囱7层钢平台及172米烟囱钢内筒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突击队的“战士”们用“海西精神”创造出了“海西速度”,最快1天完成4道水平焊缝,平均6小时完成一节内筒的提升安装工作。如此高质量高效的奇迹得到了业主、监理、总包单位的一致赞许,称安徽电建一公司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烟囱钢内筒虽只是整个电厂的一小部分,但是我们用行动证明了速度,用结果诠释了付出,用 “海西精神”缔造出了又一个“海西奇迹”,坚定了“海西人”创造奇迹的信念!距离“6·30”并网发电目标仅剩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但是我们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止过。(谢牧原)

    

    

微信小程序 x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