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账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 快讯 > 项目建设> 正文

华电集团发布国内首份城镇供热报告及第五份社会责任报告

2012-04-24来源:中国火力发电网 点击:96次
 
4月20日,集团公司在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召开媒体见面会,发布国内首份城镇供热报告——《中国华电城镇供热报告》。会议同期发布了集团公司《2011社会责任报告》,这是集团公司连续第五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采暖供热是我国北方城镇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近年来,集团公司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热电联产机组。面对煤价大幅攀升,国内供热体制不完善,热源、热网和城市发展不配套等多种挑战,集团公司勇担社会责任,确保供热安全稳定、节能环保、优质服务,逐步形成了和谐环境下的热源、热网、热用户协调发展的新型供热关系。
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集团公司共有59家供热企业,分布在全国18个省(区市)。公司自2002年底成立以来,累计供热6.61亿吉焦,与全国集中锅炉房供热煤耗水平相比,节约标煤812.5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000多万吨。预计到2015年,公司供热装机容量将超过3000万千瓦,累计实现供热量14亿吉焦,节约标煤19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000多万吨。在安全稳定方面,公司加快推进热电联产项目扩建及机组改造工程,供热容量达2878万千瓦,超过总装机容量的30%,供热面积达2.85亿平方米,位居五大发电集团前列。在节能环保方面,公司依托大容量、低能耗热电联产机组替代小锅炉进行供热,发电、供热煤耗率降低约30-50克/千瓦时。在供热服务方面,公司出台《供热服务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所属石家庄供热集团供热面积达6000余万平方米,承担了石家庄市80%以上集中供热任务;哈尔滨热力公司广泛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供热志愿者在服务”主题活动;青岛热力公司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三全服务”,荣获“2010年度全国用户满意服务”称号。集团公司全力维护冬季供暖稳定,保障建国60周大庆、2008年奥运会以及全国“两会”等党和国家重大活动期间的采暖供热任务;公司还投资30亿元启动新疆地区两台35万千瓦最大热电联产项目,为民族团结和边疆维稳做出新的贡献。
    同期发布的《2011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11年,集团公司围绕实施五年发展纲要和打造“价值华电、绿色华电、创新华电、幸福华电”目标,全力推进创建世界一流能源集团,发展、经济、环境、社会四大绩效成效显著。截至2011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达5228亿元,装机容量达9410万千瓦,其中,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煤电装机比重升至42%,控股煤炭产能达2560 万吨/年。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主要指标,全年完成发电量41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3%;完成供电煤耗321.1克/千瓦时,同比下降7克/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1632亿元。完成41台机组机组运行优化改造,关停小火电机组42.4 万千瓦,启动电厂烟气脱汞监测试点工作,完成开发CDM(VER)项目199 项、注册45 项。发挥中央企业表率作用,向西藏、云南、贵州、新疆等地捐款1583 万元;启动新一轮援疆、援藏活动,筹资3亿元在短短64天内,建成新疆喀什、和田两个应急电站项目;积极打造“青年志愿者公益行”品牌,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
    会上,国资委宣传局新闻处副处长张金庭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华电集团不惜牺牲经济利益,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社科院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专家孙孝文表示,华电集团连续五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表现出与利益相关方诚恳、公开、透明沟通的态度;公司2010年成立国内首家社会责任研究基地,2011年发布国内首份水电可持续报告,今年又发布国内首份城镇供热报告,展现出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创新精神和开放态度。
集团公司办公厅副主任袁明刚介绍了编制城镇供热报告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能源报》、《中国电力报》、人民网等近10家中央和行业主流媒体出席了发布会。与会媒体还参观了军粮城公司生产现场。 

11
微信小程序 x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