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账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 快讯 > 国内新闻> 正文

中国国电火电企业灵活性改造规范

2017-04-24来源:中国火力发电网 点击:164次

先看一组数据:

60万千瓦调峰到18万千瓦,

获得调峰辅助服务补偿1.58亿,

该项收益连续三年在辽宁省排名第一。

这是中国国电庄电公司2016年取得的成绩,

也是火电企业实施灵活性改造带来的良好效果。

形势严峻,改革迫在眉睫

近年来,随着核电机组、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长,辽宁区域电力市场火电企业形势严峻,庄电公司机组利用小时数连续三年下滑,发电利润空间日趋缩小,如何突出市场重围打开盈利局面成为企业发展的难题。


实施灵活性改造

由于新能源接入等因素影响,低谷期调峰成为东北地区一大难题。2014年以来,国家能源局东北电监局出台政策,鼓励火电企业利用自己的灵活性压低运行负荷,对电网进行调峰,并对参与调峰的火电机组提供补偿收益。简单来说,就是少发电可以多挣钱。

结合庄电公司2016年全年数据测算,60万千瓦的机组在18万运行时的调峰收益,与103万千瓦的机组满发时的发电收益基本相当。


技术改造,“在钢丝上耍大刀”

如何确保机组在负荷率只有30%的情况下安全稳定运行,这是摆在眼前的一大难题,更难的是,此项技术经验在国内尚无先例。此项技术改革,无异于“刀尖上跳舞,钢丝绳上耍大刀”。


庄电公司充分利用原有的技术储备在已经实现调峰负荷率33%的基础上,成立攻关团队,实施省煤器给水旁路改造,成功破解灵活性改造的最后一道技改关口——提高脱硝入口烟气温度。

2017年春节期间,庄电公司2号机组连续77小时保持在30%负荷率稳定运行,调峰补偿收益较水旁路改造前增加150余万。

作为国家能源局首批火电灵活性改造试点单位,庄电公司还将继续开展灵活性改造,并不断提升企业业绩。

微信小程序 x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