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承载了许多的期望。路从脚下,伸向远方。
传说中,贵州的冬天有点冷,小寒已至,倒也让我们这群鲜有见雪的异乡客体验了一把雪中行。
1月5日早上9:00,小雪。贵州华电桐梓发电有限公司2×600MW机组输煤系统安装工程煤场中,一群职工身穿蓝色工作服,衣服上沾满雪花。他们谈笑风生,可是手里的活一点没落下;他们分工明确,戴蓝帽子的是起重工,他们抬着枕木喊着口号,配合吊车司机打腿,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又好像在调侃这多事的老天;戴黄帽子的是钳工和辅助普工,他们在斗轮机门座架上清扫积雪、准备工具;戴红帽子的是现场的管理人员,他们似乎也耐不住这刺骨的寒风,走上前来搭把手。
10:30,一群红帽子结伴而来,他们是业主以及监理管理人员。随着机务安装队长一声令下,施工人员站成两排,由机务安装队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大家安静而仔细的听着交底内容,虽然已经经历过无数次类似交底,他们依然那么专注、专心。
斗轮机门座架,重23572kg,提升高度约7.5m。分两步进行,先由70t汽车吊吊至斗轮机基础上,然后由70t汽车吊和25t汽车吊双车联合抬吊至行走机构鞍座上就位。 14:30,斗轮机门座架顺利就位,钳工穿好螺栓,吊车松钩,吊装过程顺利结束。顿时,门座架下想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鞭炮声中夹杂的大家掌声和笑声,一直不苟言笑的吴队长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整个吊装过程也不是一番风顺。由于煤场地坪未经压实,又未铺设碎石,吊车打腿相当麻烦。垫底的枕木被整根压进泥里,导致打腿消耗时间较长。为安全起见,吊车的承重腿下全部用枕木垫好。
出于安全考虑,双车抬吊在施工中历来较少使用。施工单位在吊装前需经过严密核算载荷,并且有相当复杂的安全手续。所以,本次吊装相关管理方(业主、监理、甲方)冒着严寒全部到齐,面对众多“考官”队伍,顽强而智慧的川三人没有怯场,顺利完成吊装任务。
2013,贵州桐梓,无论前方风雪几何,无论前方多少艰难困苦,勤劳的川三人将迎头赶上!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627号